笔下文学 > 女为悦己者 > 167.世界

167.世界


 此为防盗章  “咱们就把话说清楚了吧。你是走谁的门路进来的?”


 “啊?”


 “丑话先说在前头——不管你是走谁的门路进了十六院, 都别来和我抢师医生——”短发女孩掠了胡悦一眼, 伸出手拂过浏海, 手腕上的劳力士金表闪闪发光。“这个助理的位置,我要了, 明白吗?”


 #


 太阳自十六院上空升起, 但这比不过这座医院本身的光芒。


 S市十六院, 这个字,扔在地上都能荡起金光, 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,医院门口已汇聚起人流, 排号的,买号的, 卖号的,这里的大部分纠纷都和号有关,探病的看病的多少都带点优越感, 能走进医院大楼,手里握着一个预约号,已是赢家。


 “连创佳绩, 再接再厉, 继去年我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张玉于《柳叶刀》杂志发表论文之后,今年三季度以来,我院科研人员与医师共计发表核心刊物论文30余篇, 国际知名刊物论文4篇”


 “热烈祝贺我院DNA检验科再创佳绩, 与公安机关合作破获多年悬案, 受害人家属送上锦旗,感谢我医院率先引入国际先进DNA检测技术”


 “为解决‘排队难’问题,我院将引入电子排号预约系统,病人家属可于近日在网上平台预约挂号,将有效打击‘票贩子’、‘黄牛’,杜绝倒卖预约号乱象”……


 十六院是很有钱的,这点从院刊上就能看得出来——首先,能拥有院刊,已经是成功的象征。现在大多医院更情愿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官网建设上,只有十六院这样的大型医院,才会定期印刷精美的铜版纸刊物摆放在杂志角,即使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会看。其次,十六院不但有资金印刷院刊,而且还有经费制作院内新闻,在等候区滚动播放,向患者宣传本院的丰功伟业。每年发了多少论文,出了多少个学科带头人……


 但很少有人耐心去看,这些丰功伟绩不过是耳边的杂音,大多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:大部分来看病的人心情总不会太好,十六院的门诊大楼很少有气氛轻松的楼层,大多数患者的眉头都是紧锁着的。


 但有一层不一样,这一层的气氛很特别,更欢快——而且就医者大多负担不起皱眉这么奢侈的动作。


 那会长皱纹的。


 人当然也还是多,7点刚过,就诊者就陆续就位——不好说她们是患者,大部分人说不上有什么毛病。绝大多数人脸上都带着笑意,抬手去掠头发的时候,无意间会露出手腕间的璀璨钻光。


 “爱马仕Lindy。”


 “哦,又一个爱马仕——Brikin。”


 “假的吧。”


 “说不清,鳄鱼皮的,如果是真的,很贵哦。”


 “香奈儿流浪。”


 “Coach,哇,有点坍台啊。”


 “Furla——小女孩背背这两个牌子也蛮好的,少女感强嘛。”


 “除非她小于三岁。”短发女孩撇撇嘴。


 “小于三岁的话,大部分家庭都选用Burberry和爱马仕那种牌子的婴幼儿线的。”中等身材的男人笑了笑,伸出手,“我申永峰,乳.房方向的。”


 以他们的穿着,评论就诊者似有些过分——全都是一身白袍,白袍下面也是质量粗劣的流水线制服,有什么资格居高临下地去评论别人?但这里坐的每个人优越感都很足,自信心也强得过分,很快有人握住申永峰的手。


 “卢阳雨,皮肤方向,博士。”他说了个如雷贯耳的校名。


 “哈哈,兄弟院校啊,我是你们隔壁的本博连读。”


 “八年制的吧?兄弟以后多照应。”


 一听就知道这是新入职的住院医师在互报家门,招聘考试的时候都打过照面,只是没什么说话的机会,大家都是夹生熟,江湖相见,盘下道来是基本功,卢阳雨性格有点张扬,开始也许还想炫耀一下羽毛,但申永峰一开口,人家不但是隔壁更牛院校的,而且还是本博连读。


 国内的医学教育体系繁多,各种学制之间免不得互相攀比,五年制、八年制、本博连读、本硕连读,而且也很认本科院校出身,申永峰的出身在国内可以说是蓝血贵族,顶尖大校、热门专业、本博连读,应该是前0.01%的人才。卢阳雨没那么秀了,那个短发女孩子眼珠子转过来看看他,仰起头说,“我们这里应该都是博士——戴韶华,我颌面修复的,硕士博士都在俄国读。”


 “哇,巴医大神?”当场就有人给跪下了,“那你该去隔壁口腔科啊,怎么跑来我们十九层了?”


 “那你为什么来十九层?据我所知,你博士专业读乳腺,和乳.房好像不怎么沾边吧?”戴韶华的头抬得像一只骄傲的孔雀,“……还不是为了钱?”


 评价别人的名牌,指指点点,上百万的鳄鱼皮铂金包也不当回事,说到自己的待遇那就又两样了。十九层确实有钱,在出名有钱的十六院都肥得流油,另一个女孩子细声细气的讲,“谢芝芝,我是本专业的博士——听说我们中心的住院医都比别的同事开得高。”


 “真的假的?合同上数字一样的呀。”牵扯到个人待遇,大家的耳朵一下都竖起来了。


 “科室自己有补贴的。”谢芝芝一语带过,“具体多少看绩效,反正是有奖金。”


 十六院不是教学医院,不存在本校出身的嫡系,但谢芝芝院校是本地,很难说她博士轮转规培是在哪里完成,又或者有没有师兄师姐在本院。几个外地招聘过来的医生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不说话了:都是聪明人,否则也读不到博士毕业,新人进来,都是住院医师,这里天然就存在一个竞争关系,大家都在展示肌肉,别看谢芝芝的学校中不溜秋,一句话倒是给她说出优势来了。


 一批七八个新人,你一言我一语,大家都透了底,眼神就都落在最后一个女孩子身上,卢阳雨最活跃——看得出来,家境也好,刚才那些名牌包大多都是他认出来的,还眼神如炬,隔了二十多米认出一块名表——他就开口问,“诶,胡悦,你是哪所学校的?看着挺年轻呀!”


 的确,说是新人,其实年纪都不小了,18岁上大学,八年制本博连读是最快的学位捷径,读出来也要26岁,如果是科研型学位,还要再做3年规培才能上临床,五年制本科就要更久,博士毕业得十一年,29岁刚开始职场生涯——如果是科研型博士,那就……还得再加规培……如果再加上高考复读什么的,31、32岁都是有可能。


 读书、规培压力都大,男生看起来更老相,说是新医生也没什么稚气,女生的年龄也都摆在那里,胡悦在里头就显得特别年轻——第一个,她白,第二个,皮肤嫩,整个人蒙着未经世事的那种稚嫩,光看脸,说是小护士都有可能,一点也不像是被轮转和规培摧残过的老菜帮子,在一屋子大美女里,说不上惊艳,但看久了却很舒服。


 人也静,从招聘到现在都不怎么说话,男生可能都喜欢这种类型,性格好像没什么侵略性,眼睛一闪一闪的,不经意间又流露出一丝狡黠,叫人很有兴趣。卢阳雨对她的态度就很亲切,但也不无好奇:胡悦到底几岁?是显小还是本身就很年轻?


 “我是H科的。”胡悦笑了一下,“可能看着是比较显小吧——我上学早了一年,再说,读的也是硕士,四证合一,所以今年才26岁。”


 “什么,硕士?”谢芝芝失声惊呼。


 几个男同事城府深些,没说什么,但彼此交换着眼色,看胡悦的表情顿时也就和之前不一样了:像是十六院这样的大院,每年招聘的人数是不少,但也一样云集了全中国医学教育的精英来竞争,哪怕是海归博士也要分个三六九等,本土精英博士之间,更是要计较八年和十一年的区别。这就和企业招聘一个样,越好的企业就越看重你的本科——他们能挑选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,只能这样吹毛求疵,把没有从一开始就优秀到底的选手淘汰。


 H科大,论血统没得挑,确实是国内有数的名校,博士出来各大医院都抢着要,但一个硕士……这,怎么说呢?不像是本科进十六院那么骇人听闻,但也有点都市传说的味道了。除非是本人特别优秀,又有特别过硬的关系——


 “你是走谁的门路进来的?”戴韶华冲口就问。


 胡悦摸摸鼻子,一脸茫然的笑,“……啊?”


 问得这么直白,有点过了,申永峰和卢阳雨都笑,谢芝芝也不禁莞尔,戴韶华脸色沉下来,“你什么方向的?”


 “面部结构。”


 “和我一样。”戴韶华的眼睛就像是X光机,把胡悦一寸寸扫视过去,她的眼神会说话,落在胡悦脸上、脖子上、手腕上,像是无声的批判:只能穿医院的制服,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就无从观察你的家境,有很多蛛丝马迹,在行家眼中压根无可躲藏。


 观察结果显然让人满意,戴韶华唇边浮起笑,语气也亲切起来,像是已经在食物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当然,是高高在上的那种。


 “虽然也没什么必要,但,丑话还是先说在前头——不管你是走谁的门路进了十六院,都别来和我抢师医生——”她伸出手拂过浏海,手腕上的劳力士金表闪闪发光,笑容隐隐有点优越。“这个助理的位置,我要了,明白吗?”


 “师医生?”胡悦说,她像是没感受到戴韶华的恶意,依然天真地绽放在她的打量里,“哪个师医生?”


 “扑哧……”


 这装得就有点过了,戴韶华还没说话,谢芝芝先忍不住一笑,就连申永峰和卢阳雨也忍不住交换眼神:来十九层的,会有哪个不知道师医生?


 戴韶华自然生气,她还没说话,电梯‘叮’地一声响,候诊区起了一阵小骚动,众多珠光宝气的莺莺燕燕一阵骚动,“师医生!”


 “师医生来了!”


 但健身也未必需要很多钱呀。


 “1、2、3、4,2、2、3、4,3、2、3、4,4、2、3、4——别放松,换一边再来一组。”


 跟着iPad里的英文,胡悦把哑铃换边,跟着教练一起继续做起左手的推举动作——王医生有句话是说对了,其实塞假体更多的是用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巧劲,也就是他说的瞬间爆发力。这次过来规培的两个男医生,有一个其实轮转的时候已经做过不少隆.胸术,平时自己也喜欢健身,所以塞假体一塞一个准,带上调整的功夫,最多也就是四五分钟。胡悦这几天没少在旁边观察,他用的的确就是腰腹和上臂的力量,使劲的时候肌肉隆起,一下就能把假体给送进腔隙里去。


 耐力靠有氧,瞬间爆发力靠的就是无氧锻炼的肌肉力量,而和耐力比,其实肌肉还比较好养了。她也不是想要练成肌肉女,只要加强核心力量,不至于塞假体如生小孩,不叫出来真的就连那点力量都没了。


 毕竟是学医的,对人体还是有了解,胡悦说一周也不是张口就来,她其实很清楚自己的上限在哪里,之前读大学的时候也锻炼过,毕竟有些医学岗位还是需要一定的体力的,之所以之后渐渐放弃健身,理由也很简单:忙。


 再加一个,穷。


 穷就意味着没余钱去办健身卡,当然,忙也意味着她即使办了卡也很少有时间去,更很少有体力。同时穷也意味着她住的单间地方狭小,甚至没有钱去买健康沙拉。医学生对于肥胖陷阱的体会应该是比较深的,都知道什么食物吃了不好,但没办法,又忙又穷,只能闭着眼睛往下吞。


 有多穷?十六院是没有实习生的,所以规培医应该是最穷的,做得是和住院医一样的活,每个月大概就是两三千规培补贴,全国只有深圳给规培医生开出了十万一年的规培补贴——所以虽然深圳没有太多好医院,但真有规培医生冲着这个去的。否则,真是连规培都规培不起,按上海的物价,两三千大约也就是吃个饭买点水果,至于租房怎么解决,这个医院是不会管你的了。


 住院医要好一点,尤其她进了个好科室,十六院的整形美容中心富得流油,上头的大佬赚得盆满钵满,也会漏点给下头的小虾米,基本工资也就是两千多,但算上补贴、奖金什么的,一个月七八千甚至上万,算下来是有的,不过大部分工资也都要贡献给房租:做医生就没有喜欢离医院太远的,他们这种小医生尤其是这样。住院总那一年就不说了,24小时都不能离开病区,住院医平时也少不了值夜班,至于加班……呵呵,那还是事吗?


 做了医生,医院就是半个家,这点觉悟都没有,直接改行就好了。不过老牌大医院一般都在市中心,附近的租房不但年代老,而且也非常紧俏,价格绝对低不了,甚至很多房东专做短租,就是瞄准了医疗市场的生意。随便一个单间都是三四千的节奏,想要租个一室一厅,呵呵,怕不是要八、九千噢。


 老公房,也别想着卫生条件能有多好,一些小昆虫,就算自己家里卫生维持得不错,一样会从隔壁爬进来。胡悦有时候对冰箱都有点心理阴影,即使能克服吧,但她每天是7点半就要到医院,如果不连夜班,晚上7点能从医院出来也算是早的,十六院在市中心,周围也没个菜场,还要切切烧烧确实不怎么现实。扣掉房租,三四千的生活费,也就只够她吃碗馄饨,偶尔再加根香肠了。


 读书读到26岁才进社会,胡悦也不好再向家里伸手要钱,她家庭条件的确一般,也给不了什么支持,胡悦从读研究生开始就基本自立了。这房子还是她用自己研究生时期带家教攒下的一点积蓄付的押金,买这个哑铃她都是慎重考虑过的,之前还想拿个什么农夫山泉大瓶装代替,后来还是算了,上网买了一对20元的铁哑铃了事,至于吃食上要摄入的高蛋白,她采取最经济的办法:买一大堆鸡蛋,每顿狂吞20几枚蛋白。


 在这个无常的世界上,身体是少数不会辜负你的东西,虽然在医院也见过不少反例,不过和别的事情比,人体还是值得信任的,只要按时锻炼,科学饮食,两到三次训练,真的就会有所不同。这一周练下来,累是累,但胡悦精神还算不错——如果只要在每天十二小时的工作之余,再锻炼个四五十分钟,这种程度的努力就能搞定师霁的话,那倒好了。  

(https://www.bxwx321.com/novel/m0GmL2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xwx321.com。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s://m.bxwx321.com/